中西文化交流互融:500年老字號隆慶祥“奏響”2022年
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是全球一體化發展的必然趨勢。臨近新年,12月26日,中國高級定制服裝行業百年品牌隆慶祥在國家大劇院舉行2022新年答謝會,為觀眾上演一場文化盛宴,中西文化的交流、互動成為這場答謝會的特色。
隆慶祥2022新年答謝會主視覺
本次答謝會的主題為“匠心織錦繡 歲月譜華章”,其中,精選音樂會在演奏曲目上,不僅有柴可夫斯基、普羅科菲耶夫、卡巴列夫斯基等等古典音樂大師的經典曲目,還有中國民歌主題24首管弦樂曲,以音樂為載體,觀眾將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隆慶祥2021新年答謝會音樂會現場
音樂與服裝是相互協調的藝術統一體。在現場,觀眾不僅可以聆聽中西方音樂,還能看到用中國傳統手工技藝制作而成的西裝服飾,中西文化的交融將被再次呈現。
北京大德和隆慶祥服裝有限公司總裁、中國服裝協會定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艷艷說:“500年來,隆慶祥始終根植于中華文化,不論是對穿著者的衣著體驗和個性感受,還是對傳統文化與精湛工藝的傳承創新,都常懷感恩之情和敬畏之心,力求帶給消費者更好的私享服務和情感共鳴。”
北京大德和隆慶祥服裝有限公司總裁、中國服裝協會定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李艷艷
一直以來,傳承與創新是隆慶祥的立身之本。一方面,作為擁有近500年制衣歷史的“北京老字號”,隆慶祥不忘初心,忠于祖訓、堅持匠心剪裁,不斷傳承技藝,弘揚文化,使得老字號品牌充滿生命力。
“北京老字號”隆慶祥前門老店
目前,隆慶祥在西服定制上仍然堅持傳統手工方面的歸、拔、燙、手工裁剪、手工扎駁頭、假縫制、半成品試樣、手工釘扣等傳統西裝制作技藝,把東方服飾特點和祖傳的手工縫制技藝與東西方先進的設備、版型相結合。
2017年9月,“隆慶祥傳統西裝制作技藝”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另一方面,隆慶祥也不斷創新,引入時尚元素,通過拓寬傳統工藝的應用空間,打造多樣的消費場景,以更符合年輕群體審美的方式,賦予每一件衣服獨特的文化屬性,讓品牌發展呈現出全新格局。
隆慶祥2021秋冬系列
隆慶祥不止潛心打造極致的產品,更追求在一針一線之間不斷凝練出美學藝術,觸摸精神內核,與用戶之間產生審美的交流與靈魂的互動,于美好的服飾體驗之外,激發對構建精致生活方式的內在渴求。
“我們希望以高雅音樂為媒介,給予用戶身與心的充分滋養,啟智對美的感知力,讓人們在奏響的華章中,感受用傳統服飾技藝定制的高定服飾之美及其與高雅情境的無限融合,自信展現出當代視角之下的東方氣韻與文化。”李艷艷說。
未來,隆慶祥將深化產品創新與原創設計相結合理念,塑造產品新的價值,也將以服裝為載體,繼續肩負起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神圣使命,用匠心裁剪盛世華服,以大家風范彰顯東方文化自信。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cqsb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江蘇時報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相關內容
- 中西文化交流互融:500年老字號隆慶祥“奏響”2022年
- “強匠薈”紫砂壺名家蔣澤軍 風格技法獨到堅守純手工制壺初心不改
- 大數據賦能高標準農田建設,精準監管跑出“加速度”
- “強匠薈”紫砂伉儷:王小龍、高麗君師承一派 互勉共進桃李天下
- 再當“排頭兵”!比亞迪獲頒國內首張SGS承諾碳中和符合聲明證書
- 行業翹楚共赴紫砂文化盛世 “強匠薈”上線向非遺傳承注入新生力量
- 華為零碳號展車亮相物博會,為江蘇低碳發展提供新思路
- 10月30日至31日,西泠拍賣南京公開征集藏品
- 新時代的紫砂文化如何傳承?“強匠薈”上線釋放最強音
- 大數據賦能數字鄉村,北京佳格天地入選江蘇省數字鄉村服務資源池
- 徐州首家家樂福零售云加盟店開業 助力中小零售商輕松當老板
- 個性化微飛秒輕松摘鏡,蘇州明基醫院太學眼科科普直播圓滿落幕
- 魚村姑娘黃瑩瑩奪得全運會首枚沖浪金牌
- 天然呆打破奶茶品牌格局 | 為了一杯奶茶,認領一座牧場
- 水利工程轉行Java,畢業月薪12K,offer拿到手軟!
- 全球零售業巨頭Costco開市客繼續擴張,蘇州店重磅來襲
- 鱧魚返利優惠券商城上線 開啟電商省錢新模式
- 為愛同行,揚帆江城——秋季勞保會即將登陸武漢國際博覽中心
- 護寧戰疫,中建一局南京軟件谷產業園項目支援隔離區
- 為什么防治新冠5次方案都推薦連花清瘟